儿童餐椅,顾名思义,就是儿童进餐时专用的椅子。儿童餐椅迎合现代社会儿童教育理念,便利孩子就餐的同时对吃饭产生兴趣,帮助孩子由父母喂饭过渡到与家人同桌进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儿童餐椅一般适用年龄段为6个月至3岁的儿童。据统计显示,中国内地儿童人口约为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5%,“全面二孩”政策施行预计五年带来800万新生儿,我国儿童餐椅市场将随之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及社会对儿童健康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儿童餐椅的结构安全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产品上的孔洞、缝隙、挤压、剪切点、稳定性、可折叠产品锁定机构、束缚系统、静态负重及动态冲击等。
孔洞、缝隙看似简单,却存在极大的风险。由于小孩都比较爱动,经常用手指抠各种孔洞、缝隙,若小孩手指陷入其中,特别是圆形孔洞,会导致手指无法拔出引起血液不畅,如果监护人发现不及时,很可能导致截肢。目前,我国不允许存在5mm至12mm尺寸的孔洞及缝隙。
挤压、剪切点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两个相对移动的部件,存在夹住小孩四肢、皮肤等危害。儿童餐椅上餐盘与侧边扶手连接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如果餐盘与扶手连接不紧密,小孩趴在上面会被两者之间的缝隙夹伤。
产品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防止小孩在使用中摔倒。我国与欧美国家的测试方法有所不同,但共同目的均是为了更好地确保产品足够稳定。侧向及后向稳定性测试时,从扶手内侧及靠背接触点向外一定的距离施加力,模拟小孩侧趴以及后仰状态下产品是否会翻倒;前向稳定性测试时,产品里面放置规定重物(模仿小孩重量),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水平施加所要求的力,在力值要求范围内不得翻倒。
可折叠产品锁定机构是指原本折叠的产品打开使用时能够确保产品锁定到紧固状态的一个装置。关于锁定装置的强度检验,就是沿着产品最容易折叠的方向施加一定的力,产品不能够折叠。
束缚系统分主动束缚系统和被动束缚系统。主动束缚系统所指的就是餐椅所配备的安全带,检测其牢固性时,对安全带各个连接点及安全搭扣施加一定的力,查看其是否损坏或脱开,以免小孩在使用过程中挣脱安全带而摔倒。被动束缚系统指餐椅座位前端中间的挡腿固定块,它可以防止小孩未系上安全带时向前滑出餐椅掉到地上,同时固定块隔开两个开口的尺寸,一定不要大于小孩的臀部或躯干尺寸,防止生性好动的小孩同时将两条腿伸到同一个腿部开口内,整个身体向前滑落,产生卡脖、勒死风险。
餐椅静态负重、动态冲击主要是检查儿童餐椅整体的刚性,避免产品摇晃松垮导致儿童跌出。静态负重测试时,在座位上放置标准要求重量的砝码,模拟小孩坐在上面是否会压塌产品。动态冲击方面,使用标准要求的重锤冲击靠背顶部(正面和反面)各10次进行检测。
如何选购儿童餐椅
市场上儿童餐椅种类和品牌很多,常常让家长们眼花缭乱。家长应从安全、舒适、材质、便利等角度出发购买产品。
一是餐椅要对儿童的安全有保障。安全是选购餐椅的首要考量。儿童餐椅的底座要足够宽大,不容易晃动,稳定性强,椅子不易倾翻;餐椅要配备安全带,安全带要能调节松紧,足够牢固。年龄在6个月至10个月之间的儿童刚学会坐,建议选购五点式安全带的餐椅,可以通过肩部束缚来帮助儿童坐稳;10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方便程度选择三点式或五点式安全带。
二是餐椅要对儿童的坐姿有帮助。坐姿舒适对于儿童身体发育帮助很大,儿童餐椅的舒适度关键看产品的延展性。靠背角度最好可调节,能满足坐躺等需求,方便孩子向前向后均可伸展自如;餐椅座位高度可调节,便于配合不同餐桌高度使用;脚踏板可调节,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
三是餐椅的选材要对儿童成长有益。无论儿童餐椅使用材料属于面料、塑料、木材、金属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都要考虑材料的环保无毒,如托盘等配件是塑料,应尽量选用食品级的白色PP塑料,热水烫后不变形;染色纺织品的色牢度应不小于4级。如果是实木材质的,建议选择未喷漆的实木,而且餐椅边缘不尖锐、无毛刺。不建议10个月以下的儿童使用木质餐椅,因为木质餐椅弹性不佳,而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刚学会坐立,柔弱的脊柱需要良好的保护。
四是餐椅选用要考虑便利性。孩子使用餐椅进餐时容易将食物洒落在布套或餐盘上,建议选用可拆卸布套、餐盘,且布套、餐盘材质容易清洗。为方便就餐时挪动餐椅,建议选用带轮子且配备刹车锁定装置的餐椅。如果家里空间不大,建议选用可折叠餐椅,切记检查折叠装置的牢固性,以免使用过程中意外折叠夹到孩子。